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助力大米出口增速提效
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18-05-03

阳春三月,一艘外轮船舶停靠在江苏张家港江海粮油码头,拟装4万吨大米出口至非洲塞内加尔和几内亚。江苏张家港口岸出口大米迎来了机械化装载的“春天”,“整卸整装”吨盘装船作业模式下单线作业量突破2000吨,较人工作业效率翻了一倍。

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种植国和消费国。众所周知,中国一直以来大米进口多,出口少,随着近年来国内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,海外对于中国大米进口需要增多,中国对外出口大米的政策也相应作出调整,大米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。

2016-2017年,江苏张家港口岸共出口“去库存”大米16万吨,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20%。面对大米国际贸易竞争形势和去库存要求,传统的依赖工人 “肩扛手提”的装船方式制约了口岸大宗出口大米贸易的发展。2018年,江苏张家港口岸预计出口大米约50万吨,为有效提高港口的中转效率,提升“去库存”大米口岸通关效率,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支持粮油码头积极探索装船模式改革,采用1.5吨/盘的软托盘作业模式替代50千克小包装人工装船作业方式,得到进出口商的一致认可,实现了出口大米装船模式的根本性变革,每条船可有效节约人工、时间成本,提高库容周转利用率,大轮在港装货时间缩短近一半,码头的整体物流成本大幅降低,出口贸易的综合效益整体提升。